王志纲工作室微信二维码
王志纲工作室
微信号:wzggzswx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
经典案例
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王志纲在工作室2009年会上的发言(上)
王志纲工作室 2009-02-12

 ——王志纲在工作室2009年会上的发言(上-根据录音整理编辑)

  新年刚过,大家从全国各地聚集在广州,召开连续两天的一个年会。在星河湾这个号称六星级的酒店中我们享受着我们参与创造的一个成果。这也是我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策划的一个典型案例。

  因时制宜,记得我九年前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整个周边的感觉就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充斥着大量低档房屋,当时我就感到,应该打破这种低档的自发的开发状态,站在大广州未来发展的大格局下来挖掘这一地块的价值,之后我们有幸参与并推进了这样一个历史进程,把一个当时人们认为是城外,廉价的板块——华南板块,变成了广州新的中央居住区,成为全国城市化和房地产发展的一个样板田,成了全国几乎所有内地开发商和政府官员们必来考察和学习的地方。

  这个成功就是因为把握了高速城市化的大趋势,先行一步。最初广东的房地产开发是以港为师,之后是以世界为师,从华南板块之后,广东的一批开发商通过这个平台锻炼了队伍,之后北伐东征走向全国,成了中国一线房地产开发的大佬。

  这是我旧地重游的一个感想。言归正传,我们今天在这里开年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就是“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之前大家已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要说的是,这个目标的提出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工作室竖起的一面旗帜,提出的一个愿景,一个未来要追求的目标。

  这也是因时制宜,有些事当时候不到的时候,我们说没有意义,但是当这个时代到来时,我们一直追求的这个目标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更加清晰起来。战略思想库是一面旗帜,但这面旗帜什么时候竖学问很大。

  其次,我们提出要“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就是说不是现在已经是,而是提出一个目标,提出一个愿景,竖立一个标杆,这是我们的追求,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努力,实现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为什么我们今天提出来?

  今天我坐在这里感慨万千,因为工作室从创业到现在,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十五年可以说是一个门槛,再往后,我们如果再走个十五年,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下来,我们今天提出的愿景和预言,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得到实现。但是,当一个团队走到十五年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更清晰的目标,如果没有一面更鲜明的旗帜,小至我们一个员工找不着北,在这个乱纷纷的世道里面,可能我们不知不觉会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从而不能跟着队伍走到延安,大则是一个团队可能偏离了方向止步不前,甚至造成大的损耗。所以,我们必须亮出自己的旗帜,让我们的员工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就像过去样板戏里面所唱的一样,“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

  我们成天在告诉别人,帮别人找魂,帮助别人分析,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向哪里去的时候,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要时常问问自己,必须自己先搞明白。而且要年年讲,月月讲,不断地强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迷失方向。

  纵观工作室这十五年的创业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也许我们很稚嫩,有很多的不足,但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功利、浮躁的人们,我们一个最大的法宝,就是坚定不移,始终按照我们既定的目标前进,有种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劲头。而且把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的阶段相结合,根据时代的变化,每到一定的时候,提出新的目标,并且付诸实施,之后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每一阶段的目标与我们的最终目标不仅没有矛盾,而且都成为我们下一步发展的基石,最后是从量变到质变。这点可能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到这,记得是十五年前,当我刚刚离开新华社作为碧桂园的总策划不久,就有人向我提议应该要创办中国的兰德公司,所谓的智库。但当时我们的探索还刚刚起步,所以我只把自己的公司起名为工作室,名副其实,不想用用什么智库,国际咨询公司一类吓人的大头衔唬人。尽管我也有这个愿望,但要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那么简单。我们的发展是跟整个国家的国运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整个中国的升级换代,在全球化中地位的提高,我们这些智囊机构的作用也是不可能提升的。所以我深知,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其次,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一定要保持轻装上阵的状态。你绝对不能躺在自己过去的功劳薄上。当你做完一个阶段的事情以后,要像电脑一样,清理内存,然后腾空,不断地装进新的东西。

  但战略思想库的积累也有和电脑不一样的地方,在不断地清理内存,吸收新的内容的同时,也要积累和沉淀,就像一把老茶壶,不断地积淀茶垢。保留自己的精华,附着在容器里。这个茶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当你不断的放新茶进来的时候,茶味就会越来越醇厚。就具有了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俗话说,伟大是熬出来的。这个“熬”是动态的,不是被动的,是主动的。熬出茶垢,附在你的茶具上,最后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稀世器皿。

  到现在,十五年这个接骨眼上,我觉得我们应该总结一下,我们从哪里来,明白以后,我们向哪里去,也就更清楚了。

  这十五年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个探索阶段。

  1994年我下海的时候,我这两个小子才三岁,成天在单位宿舍的楼上楼下到处乱蹿。而那时广州的云亮和郝光同志,还在广东电视台文艺部拍电视剧,没有想到今天,他们都成了策划大军中的一员,这个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很有意思。

  探索期最典型的就是水帘洞时代。昨天晚上,我看到我们那些骨干员工,包括已经出去的云亮,大家见面的时候,激动得几乎要热泪盈眶。是什么东西使他们产生激动呢?他们所怀念的就是创业初期,大家在银湖水濂洞的日子。就好比国民党元老讲起黄埔一期,黄埔二期,老红军讲起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因为人生苦短,每一个人辉煌和值得怀念的日子是不多的。大家在一起经历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看到这个时期的老人相聚时的感情,我也很感动,而且更重要的是感到了一种宽慰,我们闯过了创业期的艰难,现在已经是兵强马壮,还有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能挡得住我们呢?

  那时候工作室尽管在国内名声很大,但是光着屁股坐花轿,团队力量有限,现在上海公司经理路虎是来工作室的第一个博士。这个傻博士到水帘洞来投奔革命,不谈报酬说只要收下他就行,我说你先拿本书回去看写个读后感,就是我们刚出的策划文库,他当天晚上就充满激情地写了一大篇,谈了他对工作室的认识和对策划的认识。我看了说不错,上班吧。傻傻博士第二天就被派上前线,做遵义市发展战略。过去在学校搞课题都是纸上谈兵,这下要用上真功夫了,他用一双长腿跑遍了遵义的大街小巷。调研写报告,积极性很高,学问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后来汇报时全市干部会议,本来要我发言,谁知一上台,我突然来了低血糖头晕眼花,冒冷汗,被紧急送进医院。情急之中只能让路虎顶上,他就像在大学里上课一样给干部们上了一课,后来他回忆起来说当时还不真明白策划时怎么回事,自己以为论据挺严密,但与实际相差很大距离。那是一个青涩的时代,是一个探索的时代。那个时候我们的策划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从起草合同、包括怎么定价,有那些服务内容,工作的方法和程序都要原创,更多时候靠感觉和直觉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有老板千辛万苦找到水帘洞,一进来有点吃惊,心想名声这么大的王志纲怎么坐在一个洞里,甚至很小心地提醒我,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水从头顶流过会不会漏财。我说,你说得对啊,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你们发财,溺水三千,我们只取一勺。他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当时我的大徒弟华杉也一直建议我,应该买台奔驰充门面,因为当时大多数广告公司都是这么干的,就是借钱也要先租一个高档写字楼,不然接不到生意。我说,我就不信那一套,我就是讨厌坐写字楼,这个水帘洞多有特色,这叫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关键是看你做出的事能不能令人信服。

  我们在水帘洞足足呆了三年,这三年对工作室的成长意义非凡,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精彩故事,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一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培养锻炼出了工作室自己的骨干,沉淀了一批人材,他们每个人放出去,就可以拉起一只队伍。最早是云亮,一个人从深圳回广州,建立了广州公司,成为工作室在大盘时代一只能打硬仗的队伍。段明在深圳也主动请缨,独挑大梁,而任总和路虎先是进入北京,之后路虎又单人匹马闯上海,招募了一群学生军,现在一些已经能够独立作战。我们各地的总经理都是水帘洞时代留下来的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曾经尝试用所谓成熟的、现成的人才,但是一些江湖人士从这个门进,从那个门出,由于他们与工作室的文化不兼容,有些甚至成天想改造这个文化,最后被这个文化把它吐纳出去了,淘汰出去了。最后沉淀下来的好像是帮学生军,不涉世事,不熟江湖,但十年十五年下来以后,跑出去的老江湖,也许曾经身怀绝技,但后来大都无所作为,有些甚至被边缘化了。

  二是,初步建立了起了一套独特的知识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包括工作室必读。其中最主要的管理理念就是:“礼治君子,法治小人,无为而治治圣人。”知识就是财富,装在自己头脑里,别人偷不走,你们到工作室来,就是来获取知识的,工作室的平台将向你们彻底开放,当你感到每天有爬不完的高山,涉不尽的大河,感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个时候,说明你在不断的进步,而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千万不要窃喜,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说明这里不需要你,你要被淘汰了。另外还有一句话,人欺地皮,地欺肚皮,这是农民的话,你只要对得起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伺候好它,秋天它就会回报你。如果不是这样,你糊弄它,秋天它就会惩罚你。这些哲学,这些理念,今天都开花结果了。

  第三,就是我们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流程,积累了上百的案例与经验,各支团队都培养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有自己的专业工具与模块。想起当时在水帘洞,整个工作室只有一台电脑,所有报告和文件都要靠一个打字员来打,后来通过创办中国智网,我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立了现代工作平台和信息库,打字员也就失业了。

  有些事短期来看,可能看不清楚的,最后时间可以说明一切。探索阶段的确是一个激情燃烧的    岁月。我们参与了这个事业的人,没有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那是一个非常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沉淀了我们人生当中最有价值的一些东西。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不虚度年华,所以当我们回首创业时期,我们仍然感到兴奋,尽管我们也曾遇到过挫折,但是我觉得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我们的探索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我们高举起的工作室的旗帜,在策划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遭到危机时,仍然继续高高飘扬。

  当然社会上也曾有人喊出“老师下课”,认为点子大王何阳倒了,下一个倒的就是王志纲。在这种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时候,工作室内部业有人也产生了动摇,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但当时我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一个人只要自己不打到自己,谁也别想打倒你,凡是倒的都是被自己打到的。

  果然后来这些声音都销声匿迹了,让老师下课的人自己下课了。随着工作室品牌公信力越来越强,在工作室曾经呆过,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两年的这些人出去后很多都被其它公司委以重任。而且大家聚在一起时,回忆起在工作室的时光都非常珍惜,社会上的同类公司选拔人才时,也很看重工作室这样的职业经历,在工作室干过的人,一般出去求职,身价都会增加。当然也有少数在工作室学了点皮毛,甚至是淘汰出去的人,口气很大,提着自己的头发向上飘,但这种人迟早要摔跤,也许能蒙骗一时,但长久不了。

  第二阶段,布局全国。1999年到2000年,2001年三年,我坐阵广州主持了华南板块之战,这场战争涉及到整个中国房地产的转型。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星河湾开盘前的一个月,还有人在我们的网站上贴帖子,说工作室的判断不成立,华南板块要跳楼。之后,随着星河湾与奥园的亮相,我们打出的“中国楼市看广东,广东楼市看华南”的系列营销推广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中国出了个星河湾”,十八万人涌华南。华南板块的成功奠定了工作室在房地产大盘开发策划中的地位。而这个时候,经过华南板块洗礼的广东开发商们开始走向全国,合生创展、星河湾纷纷进军北京,工作室也随之北进,顺势布局全国。

  三、四年下来,不仅我们在北京站稳脚跟,路虎又去上海建站,今天大家看到,我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五个战略中心都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并且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第三阶段,当全国布局完成以后,工作室提出抓大放小,果断地将业务的重心从房地产策划转入城市和区域战略策划领域。

  2001年,当工作室在华南板块取得成功之后,全中国很多大盘都找上门来。这个时候,按照所谓的商业化的经营方式,我们应该马上客隆、复制,大量接单,甚至是贴牌、授牌、挂靠扩大公司规模。各地都有地产策划公司提出要求挂王志纲工作室的牌子,说不用我们操心,四六分成。但是我们都坚决拒绝了,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同时我认为一开始就确立的宗旨不能变,那就是:王志纲工作室既是公司也不是公司,如果是纯粹的公司,必然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宗旨,而且只有熟练才能不断地客隆,只有规模化才能降低成本。而我们是要建立思想库,必然要不断创新,所以我们的宗旨是熟则不做,做大则不做。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不断领跑。当时工作室内部也有争论,认为应该趁势进入地产代理行业,只有这样才能赚大钱。但我认为这不是我们要追求的东西,坚定地提出:抓大放小,就是把主要精力从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房地产领域,转入带有有探索性的城市经营和区域战略领域。因为我认识到整个中国正在进行一个巨大的转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未来中国城市化,城市战略,区域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破题,有新的更大的空间能任我们发挥。而随着房地产开发越来越成熟,很多内容已经成为规定动作,需要的是保姆式的服务,能做这种服务的公司很多,而有工作室这样的高度和战略策划能力的机构却凤毛麟角,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长处,加入门槛很低的竞争呢?

  方向确定之后,我们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积极进行新的探索,开辟新的领域。虽然这是一次艰难的转型,一次冒险的跨越,但是我感到非常高兴地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有自己培养起来的领军人物,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和追求。

  果然,2003年机会来啦!非典刚过,成都市就找上门来要求合作,参与制定成都发展战略,这正验证了一句话: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们。我们高度重视这一带有探索性质的新课题,当时由广州公司牵头,并调集了各路老总会战成都。赶在党代会之前,一个月内拿出报告,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认同并体现在党代会报告中。之后我们借助成都等案例,归纳提出了有关城市战略的新观点新理论,出版了《城市中国》这本书。

  伴随着这本书的出版,也开启了工作室的一个新领域。这时候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加速,城市和区域急需战略的时候,工作室已经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做好了准备,已经拿出了成功的案例,王志纲工作室自然而然成了这类合作的最佳选择,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所以一下子,上海、西安、北京、天津、廊坊各个城市、区域的项目接踵而至。工作室北上东进,空间完全打开了,我们进入了一个几乎无竞争的状态。

  之后,除了房地产、区域战略、城市战略,我们的项目还涉及到一些新兴的产业,涉及整个全中国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复合性的难题。包括这两天跟大家一块交流的,3G领域、创业孵化器、互联网城市、园区和城区经济转型、物流、临空经济等等各种新问题。类似的东西,只要是中国发展中所遇到的,找不到北的难题,都会第一时间反馈到我们这儿来。都是我们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为什么我们能够这些看起来不相关,而且都是没有前人经验可寻的事情?因为我们确定了一个坚定不移的思想:工作室既是公司也不是公司,工作室价值的最大体现是在于领跑,引领时代,最后是有尊严地获取我们应得的经济效益,最主要地是不辜负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在有限的生命中,感悟更多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