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作为党中央总书记故乡,在中国经济发展新要求背景下,在关中区域发展新机遇中,渭南面临着主动“对接大西安、打造新渭南、引领金三角”的战略机遇。渭南发展对外需要提升产业城市形象和外向度,对内要带动区县散落的产业园区有序发展,必须找到一个超级抓手。
作为渭南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的载体平台,与周边陕西咸阳、杨凌、宝鸡、西安等其他高新区产业对比,存在产业同质化、竞争优势不太明显等问题。如何实现渭南突围,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城市区域和产业战略发展?高新区也曾提出“创建国内一流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和“四个三工程”思路,但问题是渭南高新区该向何处去?如何跳出高新发展高新?渭高新需要战略破题。
为此,2013年5月,渭南高新区管委会邀请工作室进行总体战略策划。
(二)策划内容
渭南是八省通衢、秦东门户之地,自然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深厚,圣贤名人辈出,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禀赋,被称为“华夏金城”、“中国钼业之都”。渭南高新区位居渭河半岛、山水相间格局,如何找准未来渭南高新区发展定位是整个策划的关键。
为此,工作室从渭南“对接大西安,引领金三角”的,为渭高新确定其战略定位是“国家级生态智慧创新示范区”和形象定位“西部创智谷”, 立足服务大渭南辐射陕晋豫区域产业发展,突显智慧产业和生态特色主题,融汇展现渭南文化风情,通过搭建生态化、智能化、休闲化空间平台,吸聚富有创造性的中产创意阶层,成为引领中国西部地区高新科技产业特色发展新高地。
功能定位上,围绕“一心一城两地”(智慧城市创新中心、渭河半岛山水新城、智慧应用产业基地、渭南文化休闲胜地)发展支撑,构建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特色示范高新区。
产业定位上,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考虑渭南市资源基础、市场消费前景、产业间关联性等因素,提出高新区产业发展结构思路为“两主、两辅、一拓展”(两大主导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两大辅助提升产产业:生命健康科技、信息科教服务;一大拓展完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空间规划上,提出“五区、两轴、四廊道”,具体是五大智慧发展片区(智慧服务区、智慧产业区、智慧都市区、智慧休闲区、智慧合作区),两大景观轴带(东风大街、崇业路大道),和四条主题绿廊(南源高新画廊、时尚文化走廊、渭清活力长廊、零河生态水廊),并设计八大战略引擎项目,形成快马拉车效应,快速推动高新区城市形象与功能提升。
(三)创新亮点
空间创新突破方面,针对渭高新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和管理模式,提出三大模式类型,即以整合周边园区代管形式的“园外园模式”,以产业招商合作在园区中打造孵化器、加速器的专业园区的“园中园模式”,以临近跨区股份合作形式的 “协作园模式”。
机制创新突破方面,针对“一区多园”空间形态,提出以决策层、管理层、和服务层为核心的多层次管理机制,以及以专业化招商、定向招商、以企引企和专题招商四大招商策略组合和具体落地实施措施。
资金创新突破方面,提出结合市场化“企业运营”和“资本运作”两大策略,通过组建高新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搭建城市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运作平台来解决融资的连续性问题和提高融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