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工作室微信二维码
王志纲工作室
微信号:wzggzswx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
行成于思
江湾:上海最后的天然生态区是否开发争论未止
2004/11/17 16:16:11

作为上海市区最后一块纯天然生态区的江湾,这块极为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否应该纳入地产开发范围,开发过程中如何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寻求突破,这样的疑问与论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江湾,一度被人们淡忘。一个“新江湾城”的住宅区规划却又引来了各种目光。

作为上海市区最后一块纯天然生态区的江湾,这块极为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否应该纳入地产开发范围,开发过程中如何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寻求突破,这样的疑问与论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本报获悉,新江湾城的开发目前已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

规划几经易稿

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生态型、知识型花园城区???新江湾城的最新开发规划内容,日前在沪上媒体露出端倪。2月18日,记者从负责新江湾城开发的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获悉,该规划在去年下半年正式通过市规划局审定,现已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预计到2005年,约有3平方公里现代聚居区率先问世。大约5年之后,将有8万-10万人入住该城。

关于江湾开发的论争似乎从来没有停歇过。

2001年初,部分学者、居民、环保者得知杨浦区决定开发江湾后坚决反对破坏这片珍稀的原始生态区。2001年底,民间生态专家组与官方专家组同时对江湾生态区进行深入调查,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民间生态专家组的结论是要保护;官方调查结果却是可以开发利用。

2002年上海“两会”期间,几位专家又联合发出了《保护江湾自然生态区的倡议书》。2002年底,初步编制的“新江湾城”规划出台,各方反应强烈。一批学者和环保者要求更改规划。

2003年2月,上海数个民间环保组织又决定共同向社会呼吁,通过媒体和舆论监督,让市民和市政府了解真相,保护这惟一的一片天然绿地,以及在其中自由繁衍的动植物。

本报获悉,在最后敲定的新江湾城规划总面积达到9.45平方公里,东起闸殷路、南至政立路、西达逸仙路、北抵军工路。其中居住用地约3.66平方公里,公建用地约0.19平方公里,教育用地约0.41平方公里,道路用地约1.13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8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大于0.77平方公里。照此推算,新江湾城的人均居住面积将在30平方米以上,加上街坊中的绿化,城中绿地率将达到50%,人均绿地将达到30平方米以上。

规划中还将有1.5平方公里的复旦新校区用地。

新江湾城中小区的房屋不再集中建造。从石库门到阳光住宅,从亲水型楼盘到共享空间,整个新江湾城的规划将凸显水系网络、渗透绿化、知识社区、公交导向、环保系统、人性空间六大特色。在中央公园旁边除了有中央湖泊外,还将开发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占地约1.2万平方米的极限运动中心和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智慧广场以及文化中心。

据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新江湾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市场推广部一位邱小姐介绍,人工湖上还将建起一个约400个泊位的游艇码头,“游艇一族”可以将自己的游艇停靠在家门口,有兴趣时甚至可以从黄浦江驶入长江畅游一番。

新江湾城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有关人员还告诉记者,新江湾城将以“先造景后转让,先定位后招商,先建绿后建房”为原则,尝试“成片开发、熟地供应”的开发模式,在完成区内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构建后,按照市场化运作,吸引国内外房产开发商共同打造这一新城区。

自然生态“绿宝石”

江湾原是一个军用机场。1996年,部队撤离后,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各学科专家组开始进行生态和物种调查,惊讶地发现由于规划一度停缓,原江湾机场上,林灌型、森林型、湿地型、农田型的生态环境纷纷复出,重又串起了自然脉络。消息传出,吸引了来自华东师大,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众多专家来此考察,他们纷纷指出:“这是上海市区惟一一块自然生态‘绿宝石’,应该得到爱护!”

由于江湾的生物群落少有人为干扰,各物种组成都接近“原生态”,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36种鸟类在此间雀跃、翱翔,占到上海地区夏季鸟类种数的88%以上,超过了佘山地区;其中包括3种国家二类保护鸟类、12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的珍贵鸟种;还有上海新发现的小鸦鹃、市区罕见的“雀中猛禽”伯劳;在3块绿地的水体中,专家还发现了7种鱼类,棒花鱼、食纹鱼均为市区罕见。灰巴蜗牛、背角天齿蚌也早在市区绝迹。

“原生地貌不仅体现在它的生物价值上,并且体现在它是作为非人工建立的,有一定历史沉淀和一定时间演绎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复旦大学城市生态专家王祥荣教授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正在大力搞绿化,像延中绿地那样大型公共绿地不断建成,但是它们还谈不上是生态绿地。在生态学的角度上来说,由于物种单一或者强制的物种搭配,只能属于人工景观,难以形成真正的自然生态。江湾自然生态区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教授也指出,上海市政府在改善上海绿化环境中已经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从动迁到栽培养护,其中如涉及大树移栽等不仅成本巨大,还会容易破坏周边绿化。而与这些人工绿地相比,保护并利用现有原生绿地的成本就非常低了。

他告诉记者,保持原生态和保持水面率对于提高商品房的价格是有利的,一块绿色生态园区的存在,不仅提高了江湾地区绿化覆盖率,并且由于江湾绿地中有相当一块原生湿地的存在,使得这块绿地兼有肺与肾的功能。能够改善小气候,形成绿岛效应。这些都将使新江湾城更适于人的居住,也会相应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

“在建设中要尽量减少破坏,因为恢复生态是一个很长的阶段,土地上的一层表土恢复需要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将来即使我们有钱,时间却是买不来的。”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院长、环境法学博士张梓太这样表示。

华东师大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许世远教授也强调,作为上海市区最后一块纯天然的生态区,它在生态科学上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也将成为上海地区科普教育无可替代的天然课堂。

持续的环保追问

2003年初,杨浦区规划局和开发商就生态保护问题重组专家组进行调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近一年的时间,不断的对江湾的用地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对原规划进行不断地修改协调,并邀请美国发亚易道公司进行城市设计和景观布局。

诸大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他认为,所谓生态优先不是就生态建设而建设,而是将其渗透到经济过程、社会过程、城市空间布局里面去。

“江湾这块土地在城市中是很宝贵的。但是,并不是整块地都是这么宝贵,应该区分开来对待。”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袁峻峰也强调,机场中部分地区还是荒弃地,对于上海而言,城区大片土地的荒芜是不经济的。

根据新江湾城生态型花园城区的目标构想,整个规划形成“南北规整,中部自由”的路网格局,以水面为中心组织住宅布局,河道和道路结合连通水体,由若干水景公园、河滨码头区和周边长型休闲绿地组织绿化系统,以滨水绿化空间为景观重点,强化主要道路景观,强调再生资源、废弃物资源管理和节能建筑,住宅布局以规整布局和点、条状结合。

据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应建雄透露,一直以来为广大环保人士积极呼吁保护的江湾自然生态区得到了保留,并没有纳入复旦大学江湾新校区的建设范围。另据了解,杨浦区相关部门已将江湾自然生态区专门圈起保护,还将建设中央公园、生态公园和主题公园等三个大型社区公园,其中生态公园将保持原有自然植物、动物和湿地等原始生态风貌。

新江湾城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有关人员也表示,新江湾城的住宅规划将严格控制住宅规模,规划毛密度为0.6。今后城区将以低层独栋住宅、低层联体住宅、多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按不同类型分布。

陆健健教授还提到,按照现有规划,城市生态园的面积对需要广大活动范围的野生动物来说还是不够的。届时新江湾城大量的人口将对这片自然生态下的湿地产生很大影响,可能将使湿地渐渐缩小并最终消亡。

他说,为保持现有生态价值,开发中的保护区就不能设得太小、或太散。如保护区过小,则不能支持一些猛禽与小兽的食物与活动范围,且不能避免外界人为的强烈干扰。只有具备一定面积的保护区才有稳定均匀的内部环境,才能减少边缘效应,形成分散绿化区所不具有特性的完整生态系统。并且,才能与周围的河道绿地,环城绿化带等形成的廊道连接互动,成为分散全市绿地的物种集散地,为将来建设生态城市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