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选摘自工作室热心读者陈烁羽个人博客文章,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47360a0100fs1y.html,在此向作者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偶然翻到往日埋在心底那晶莹剔透的呼唤,不忍让她就此落尘,就让她在我的小博里扎根吧!尽管只是稚嫩青涩的小苗,我却把她当做是悬在心间的警钟——梦想之花只有在现实的土壤里才会结出甜美丰硕的果实!——烁羽 20090917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迷雾中见曙光
——三年探寻人生定位感悟
“世界上有没有这样一种职业?外可以游历四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享受视觉和心灵的盛宴,体验异域文化和民俗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内可以有纯净的同事关系,摆脱当代职场不可避免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只是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激情和坚定,团结与互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时刻都沉醉于工作的快乐之中,此时,工作既不是负担,也不是谋生工具,而变成了生活快乐的源泉,生命价值的彰显,工作和生活已经浑然一体,你再也看不出其中的分歧和差别。”这是我对自己一直想要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模糊的描述,虽然当初不知道这样的职业到底是什么,但心底却很清楚哪些是我不想要的,当我把这些都淘汰后,剩下的会越来越接近我的理想职业。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世上肯定会有这样一种职业――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为他而生的。怎么去找到他?四个字——怦然心动!”没错!就是怦然心动,当我初识王志纲工作室时,曾经听过的讲座中这句触动心扉的话就这样不可控制地迸出来了。
打动我心的是“既是公司又不是公司”的独特定位,是“顺带金钱”原则,是“引领市场潮流,享受冲浪乐趣”的理念。这样似是而非的定位初看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当我了解了工作室关于“我们是谁”的答案后,当我明白工作室的东方智慧和科学方法论后,我恍然大悟:这不正是道家所说的外化而内不化吗?外化,最彻底的市场化,最强大的实战队伍,最货真价实的“野生动物”,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战略咨询机构;内不化,秉持生命的执守,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金钱与名利所诱惑,始终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思想库而奋斗。这不正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市场化演绎吗?这不正是理想主义的鲲鹏之翼与现实主义的脚踏实地完美交融之境吗?那他们到底是怎样使理想变成现实的呢?我忍不住追寻工作室的足迹,一窥究竟。
回首来时路,我现在恍惚发觉自己正在打开另一扇门,闯进了一个令我目眩神迷的世界。工作室以他们对中国国情的熟谙为基石,以东方智慧与中华文化的精髓为黏合剂,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工具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时代风云的瞭望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望见了自己曾经深陷的泥潭,醒悟到自己正是游走在学与术的两端而左右为难,痛苦不堪,看清了自己方圆数百里的地形,明瞭了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更听到了财智时代的动地春雷,领略到自己身处的是怎样一个千年不遇的大变局,从而找到了脱困的利器,那就是工作室所说的策划之“道”——承理论之上,其操作之下,左右逢源,用动态、发散、辩证的思维把握事物内在神韵和规律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各种相关资源,为我所用,并进而创新。
且让我重温一下可爱可亲的王门弟子们是如何南征北战,打通学术道,纵横官产学的。凭着多年来对整个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深刻观察,工作室号准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脉搏,掌握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以全球化的视野建立起了一个宏观坐标,正如王老师常说的:“高度有了,广度和深度自然也就有了” 。这犹如立体化战争中的空防制高点,谁抢占了制空权谁就掌握了制胜权。在统观大局,看清趋势之后,进行理念创新,通俗地说就是“找魂”,就是摸“瓜”,这个过程的关键是要转变思维观念,打破思维定势,因是因地因人制胜。由此最终确定下来的魂便是整个项目一以贯之的核心,这是在战略层面的创新,不仅要辨证施治,预留管线,更要适度超前,解码地域文化,最终使得策划具备进入相对无竞争状态的“三性”——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战略定位决定着战术动作的展开,因此决定着未来竞争的成败。在大方向上把握准确后是策略设计,要素整合以及顾问监理,这三大步骤更多地侧重于实,接近于术的层面,是整个策划能否落地的关键。策略设计是为客户提供一套可操作的系统,搭建起一个项目操作的框架,在这里将会涉及到项目总体定位,经营思路,功能规划,运行模式,推广策略等方面的具体细节,而工作室也从大量的实战案例中总结出了层层剥笋,众星捧月,复合嫁接,车头车厢等诸多策略法则。有了骨架还得有血有肉,要素整合阶段,如果说各专业咨询公司是桌腿,那工作室就相当于“桌面”,为客户提供了一个超级整合平台,充分运用新木桶法则,多种兵器协调作战法则,使客户取得最佳的效益。纵观王门策划剑法,不难发现贯穿其中的策划之魂——创新,在这个所有东西都过剩的时代,创新是最稀缺的资源。
创新贵在转变思维,变单一性思维为复合性思维,变静止,孤立的思维为动态,辩证的思维,变量入为出的思维为量出未为入的思维。然而,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转变是需要实践的磨练,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观点的相互切磋与激发。这个令人心往神迷的主题把我带入了另一个境界——王门弟子的成长之道。
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工作室与众不同的人才成长理论——“三窍论”。出窍,开窍,归窍,每一个进入工作室的人所必须经历的痛苦并快乐着的过程。有人说那是把旧我打碎后的重塑和提升,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半痛苦,一半快乐的煎熬和享受;也有人说那是长久地徘徊在炼狱与天堂之间;还有人说是我欲拈花笑,功到自然成……身为门外之人,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只能一次次地徜徉在工作室的文库之中,拼命地汲取其中的营养,不断地用工作室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和成长方式来重新审视自己,要求自己,调整自己。希望可以通过不懈地努力,有一天能看到涅槃重生的自己,看到拥有不可思议潜力的自己,看到真正充满自信和坚定的全新的自己。正如泰戈尔说的:“ 人的力量是成长的力量。”我将用自己的生命去印证这句出自哲人之口并被无数人验证过的话。
当我阅读着工作室十五年来沉淀下来的战略思想文库,由《谋事在人》到《策划旋风》,由《大盘时代》到《城市中国》,由《财智时代》到《第三种生存》的时候;当我目睹着工作室从地产项目策划到泛地产的转变,从城市经营到区域战略策划的跨越的时候,当我看到工作室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贯彻着不断革命论和革命阶段论,迈向财智时代的时候;我实在无法不为王志纲这位掌门人伟大的行动力量,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维把握力所深深折服。
曾有人总结了五个王志纲,学者王志纲,记者王志纲,影视制作人王志纲,策划人王志纲,社会活动家王志纲。这一个个角色间的转换都是王志纲判断当时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结合自身的性格和追求而做出的调整,而每一次的调整都令他那受束缚的身心重新获得了翱翔的天空,最大限度的释放生命的能量,彰显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一次次的自我超越和突破。用王志纲自己的话说就是“生命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一种感觉。如果感到原有的活法已经不能充分释放自我,没有兴趣了,就应果断地转移阵地。经历的不断叠加,自身的不断超越,将极大地丰富你的人生。” 这让我想到了孔夫子说的一句话“君子不器”,一个真正的君子不应该当作一个圈养动物,被一份固定的薪水和职位一辈子套牢在一个单位里,他应当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在确立了自身人生坐标的前提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社会坐标,总是与时代的变化同频合拍,始终让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生活状态。以前,我总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如今,王老师却用他的人生历程为我们做出完美的诠释。
王老师的座右铭“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他带领着工作室团队一起走过了策划行业的潮起潮落,面对各种误解,攻击和诽谤采取“逃离射程”原则,面对众多老板伸过来的橄榄枝,依然清醒的坚持当初创立工作室的初衷,为知识分子落实了政策,探索出了一条既不依附于官,也不依附于商的生存之道——第三种生存,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财智时代之路,并孜孜以求地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思想库的路上走去。在这里,我又了悟到“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际”的涵义。
“性格即命运,思路定成败”这是王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很多人并不是不聪明,不够毅力,但最终仍然失败了,原因是梯子摆错了方向,等到爬上去才发现原来是断头路,也就是说前提错了,战略错了,后续的工作都是无用功。虽然我早就听过这个道理,但没有真正理解,王老师的这句人生感悟也再次给我以警醒。
对于工作室的探索和价值,王老师这样评价:“当这个伟大的时代相对平静下来的时候,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是体现在文化上,将会有大量的东西供后人消化和整理。尽管我们正处于一个喧嚣得时代,但喧嚣过后的三五十年内,我预感到,中国很可能真正出现一批巨匠和大师。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巨匠和大师呢?正是因为有我们这样一批探索者,留下很多素材、气氛和环境,他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得资源。所以从这点上讲,我们可能只是一个探路者,一批过渡性的人。这是历史得宿命,也是命运的安排。故在这个风云变换,潮起潮落的财智时代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生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感叹,同时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也在心底响起了。我看到了一个开拓者的奉献精神和一个革命者的社会责任感。
啊!王志纲工作室的全体兄弟姐妹们,我向你们致敬! 历史的聚光灯已经聚焦在你们身上,愿你们在财智时代的舞台上,越走越精彩!
陈烁羽 拜上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