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工作室微信二维码
王志纲工作室
微信号:wzggzswx
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
智纲时空
香巴拉并不遥远(上)
王志纲 2003/12/24

    编者按:2003年7月下旬,应四川省甘孜州委、州政府的盛情邀请,刚刚做完大成都发展战略的王志纲工作室和新闻媒体一行几十人,从成都出发,经四姑娘山进入甘孜州的丹巴,开始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康巴秘境之旅。

 

    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考察团行程近4000公里,一路翻山越岭,历经18个县,饱览了甘孜州内几乎所有比较有名的旅游景区和景点。在此基础上,8月3日和9月10日,王志纲先后两次为甘孜州阐述了关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详细论述了甘孜州旅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随着工作室为甘孜州旅游发展战略总体策划的告一段落,香巴拉战略的总体思路已得到甘孜政府的高度认同,王志纲也被正式授予"甘孜州荣誉州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进一步大手笔、全方位地推广甘孜州的旅游资源,工作室继续发挥整合资源的优势,具体的市场引爆正在与有关方面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以下为王志纲在两次座谈会上的即兴发言

 

    甘孜之行的13天对我的人生经历是绝无仅有的,信息量之大,震撼之大,够我消化一两年,而且对中国的认识,对旅游业的认识都会产生很重大的作用。中国太大了,以前以为已经跑遍中国,其实不然。13天跑了4000多公里,面积相当于一个山东省,见了上百座雪山,翻了上百个峡谷,见识了整个人类社会最丰富的生态、自然、旅游、风土资源,其间虽然遇到很多风险、周折,但还是安全地到这里了,而且整个团队也安全到达。有了这些感悟和脚踏实地的认识,相信下一步在向全中国推出甘孜州的时候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工作室今后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此,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刘书记、尧书记、泽波书记一路的大力支持。

 

    中国旅游的最后一张王牌
    
    首先我想谈谈中国的旅游形势。今天中国的旅游形势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句呢,叫"千年来一回,形势大好";第二句呢,叫"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为什么说形势大好呢?有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现象是,今年长达几个月的非典肆虐的时候,整个中国的旅游业一片哀叹之声,很多地方都发出警报,说旅游业遭受重创,起码损失上千亿,很多旅游大省和大市将会颗粒无收,这日子不好过了。当时我就给他们说了句玩笑话,物理学上有一个物质守恒定律,今天你们失去的,肯定会在下半年加倍地追还回来。你们等着看,到了年底统计的时候,这个旅游的收入,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增收。果不其然,短短两个月,现在很多旅游点捷报频传。

 

     我现在还是丽江的战略总顾问。昨天丽江的领导给我打电话,因为他们9月21日地改市,请我务必出席。我问了一下当地的旅游形势,他们说简直是空前的好,还不是一般的好。酒店业的开房率是98%,而且有的房子2000元一个晚上,原来600元,而且还根本订不到,还要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订。现在的丽江不仅是中国游客往那里跑,老外也来凑热闹,甚至很多会议、会展来这办,比如说最近有一个两岸三地的大型国际研讨会就在丽江办,以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会议。在大好形势的鼓舞下,丽江市委书记跑到省里获得了一个政策,说以后云南要打造会议会展中心,必须像一个中心城市一样,有一个主城区,还要有一个副城区。昆明是主城区,丽江就是副城区,昆明和丽江以后应该成为云南省会议会展的双子星座。在此背景下,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大批从中国各地开往云南的航班,纷纷要求直达丽江,不想在昆明停,昆明现在成了过境通道。原来的云南旅游市场,人们到昆明以后,然后再慢慢地分散,或者到丽江,或者到西双版纳,或者到大理。现在不是这样了,人们想一下子直奔主题--到丽江。回来的时候,如果感兴趣再在昆明呆一呆,或者根本不在昆明停留。所以现在昆明感到很恐惧,说这以后怎么办,我这里都成为空中走廊了,不停下来怎么办,拼命地要求省委省政府支持一把。

 

    这就是旅游的背景,这就是香格里拉的背景,这就是香巴拉的背景,这就是整个社会和旅游市场深刻变迁的一个缩影。那么丽江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第一个问题就是整个中国的旅游浪潮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观光完了以后,还要休闲,要体验。而休闲和体验的最佳地点,就在中国的西部,就在我们所说的香格里拉这个大片区,也是现在国家提出的一个国家级项目--滇川藏联手打造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这个构想的提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法。其始作俑者说出来你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是云南,是中甸。说来奇怪,云南丽江、中甸已经获得了第一口汤了,它吃独食就完了,为什么还要把香格里拉这个题材推给大家呢?因为它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它知道这块资源的价值。这就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云南省今年明显感觉到光靠云南是绝对消化不了这头"大牦牛"的,它吃一个腿就要拉肚子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客源市场突然风起云涌,要消化它光靠丽江和中甸是绝对不够的。所以这个时候,云南就想把整个大香格里拉板块整合在一起,特别是咱们甘孜,还包括西藏的昌都整在一块。当然有一个前提,它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点:就是实际上龙头是我就行了,客厅是我就行了。从这点来讲,云南这边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它通过市场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力量,所以才能走上竞合的道路,这个是积极的。因此,在我们这个策划思路里面,强调怎么借力借势。既然对方有这个美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顺势而上、顺势而为呢?但顺势而上、顺势而为要在借力借势的基础上,还要"后发优势"。然后呢,在香格里拉已经形成的一个前提和基础上获得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空间。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云南的举动说明,现在的香格里拉不仅是目前全中国存在的话题,而且是一个极具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至少有三点:第一,整个中国长江中上游,不仅是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非常关注的一个板块。它的生态、它的自然、它的民俗风情、它的历史文化,这些作为旅游资源可以说是世界级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西部,特别是香格里拉这个板块,含甘孜为代表的,它绝对不适宜搞工业。由于脆弱的生态,由于它的天生丽质就适合搞旅游。那么在这个背景下面,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下面,如何通过旅游走出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一条富民之路,这也是中央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如果我们能把握这个话题,能够操作到位,借力借势,不仅仅是借市场之力、市场之势,甚至可以更大地借中央之力、中央之势。"人心齐,泰山移",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善于借助各种力量。

 

    第三呢,在今天"千年来一回"的大好形势下,旅游热潮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以丽江为例,旅游已经不是一个点缀,已经在它的整个经济贡献中占了80%。原来搞水泥厂、靠砍点木头吃饭,现在根本用不着了。现在你们到丽江古城看,"家家门前清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家家户户都参与旅游,有的小姑娘去当导游,老妈妈就卖米粉,素质高点的就搞商铺,几乎都围着旅游转。但是我到了丽江、中甸以后,那里的人也承认一个问题,他们认为香格里拉真正最值钱的地方还不是这里。这只是看到了一个前厅,真正的三圣佛在什么地方?就是咱们的稻城亚丁,就在咱们甘孜这个板块。所以我觉得历史给了甘孜人民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命运之神正在敲打我们的大门。我们如何把握这个机会,这可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事情。把握得好,我们就可以横空出世,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迎来甘孜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如果把握不好的话,我们可能会错失良机。

 

    中国有句话,叫"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什么意思呢?千里马到处都有,但不是你说自己是千里马,别人就承认你是千里马,最终的结果还要有伯乐承认,你才是千里马。但一千头千里马里面可能只有一个被发现,即使你有天生丽质的条件,但能不能被社会和市场所接受,就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努力。天时地利都具备了,关键是人和。思路决定出路,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思路,没有一个对整个中国社会、对旅游发展趋势的把握,没有对周围的竞争对手此消彼长的把握,我们是不能顺势而为,也不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风帆。

 

    那么,为什么又说"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呢?这个最大的草垛是谁呢?就是甘孜州。我在中国参与了很多策划,特别是旅游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包括昆明世博会、丽江、贵州等等,应该说是见怪不惊,已经是麻木了。看的风景很多了,这次原本也没想来甘孜州,后来咱们的道平书记和咱们的州长非常真诚,听说我在成都参与大成都的战略策划,专门赶到成都来。谈过以后,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一见钟情,把我浑身热血都点燃起来了。我当场决定去趟甘孜。我说有两个办法,一个呢,我们去任何地方就三天,超过四天都不行,没时间。后来刘书记说,不可能啊,你知道我们甘孜有多大吗?我们甘孜跟山东一样大,三天你只能看到一个角,要跑遍甘孜最少也要半个月。为了这半个月,我推掉了很多事情,而且甘孜很多地方手机不通,国内很多人找不着我,还以为我失踪了,很多项目都等着我去。半个月后,我才重新出现在成都,人们都说"哦,终于找到了!"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考察甘孜呢?就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来解读甘孜、看一看甘孜,而不是简单地拍脑袋、想当然。考察完以后,我自己被征服了。我觉得甘孜州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是中国旅游的最后一张王牌,这个地方还是一张没有画画的白纸,能写最美最好的文章,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今天甘孜州的旅游开发,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比以前的任何区域好。阿坝州的黄龙、九寨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丽江是80年代开发的,而甘孜是2000年以后开发的,可以总结借鉴他们的经验。如果说黄龙、九寨沟是独奏曲,云南是三重奏,那么甘孜州则是一部交响乐。当然甘孜州的开发要求更高。因此要搭建新的平台,引进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推广方式。所以,既然我们有这种机会能够参与甘孜州的发展战略,就应该积极地甚至是不计功利地帮助它怎么办。

 

    甘孜印象

 

    这次州委下了很大的工夫,泽波副书记、肖峰同志一直陪同,而且做了充分的安排。我们从东线切入,一路的感受请大家来点评。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专门讲过一句话,说读书、学习一定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考察一个地方也是这样,没有好的思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甘孜州经过了三个过程:第一,每个点跑完找感觉;第二,点跑完后找到线;第三,通过深入的研究后把甘孜放在中国和西南的背景下面再找面。

 

    丹巴的藏村藏寨可以大做文章。这些年我跑遍乡村,到欧洲的瑞士、维也纳、德国,痛感中国没有像西方乡村小镇那样宁静、天人和一的地方。到了瑞士,根本不喜欢住大酒店--工业文明的产物,我感兴趣的是瑞士的家庭旅馆--牧羊人的木屋演变过来的。不光我,所有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愿望。考察达沃斯,3000来人的小镇,像夹皮沟似的小镇,交通很麻烦,也住在家庭旅馆里,感触很深。丹巴的藏寨和藏族村落在整个中国肯定有卖点和兴奋点。如果把道孚的民居和丹巴的藏寨结合在一起,可以展现康巴人的乡村生活。

 

    从建筑学来讲,中国几千年的古文明能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古村落非常少,原因是中国的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很容易毁于战乱。罗马的建筑存在了2000年,是大理石的,被称为永恒之城。丹巴上千年的建筑至今还存在,因为是土石建筑。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藏族把房子演绎成这样。

 

    另一个重要的卖点:藏寨主要是古碉楼建筑。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防御和自我保护;第二阶段用于炫耀,娶妻生子;到第三阶段,装饰性强,追求个性特色的建筑符号和形象。这完全符合人类建筑史。欧洲的村落都有教堂,围绕教堂二三十户人家,非常幽雅舒适。在中国,往往看到的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旧城改造后乡村同质化,很可怕。很多专家疾呼,但没有办法整治。在这里有的藏寨还有白塔,感觉很舒服,所以在规划上根本不用动,他是天人合一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有条件可以考察瑞士的乡村家庭旅馆,回来后将有很多启发。先用两三户进行梳理,作成模范户,有了经验后再制定规矩和标准进行推广,会有大量的游客沉迷于此。

 

    甘孜州的观光、休闲、体验一个都不能少,浅层次、中层次、深层次都能做到。比如德格,主要就靠体验,格萨尔王传的来龙去脉,作为藏文化的史诗和东方的史诗,对于身体力行的特种游客--文化人、艺术家等爱深层次体验的游客非常有吸引力,还有藏经院等。

 

    道孚:康巴饮食。在八美吃了一餐,用嘴来体验康巴饮食,特点是:康巴的汤料海纳百川,确实鲜美。藏族的、彝族的、汉族的……这些都是游客感兴趣的,怎么进一步挖掘,都值得考虑。

 

    炉霍:康巴狂欢节。最有震撼的狂欢是中国最有号召力的旅游产品。康巴狂欢节--耍坝子有三大特点:规模大、品位高、浪漫。但没有产生生产力,自娱自乐。北京、广州、上海这些人的都市生活极其匮乏,嗷嗷待哺,来了以后愿意花5000元同乐。第一,康巴人很知道休闲娱乐,长达三个月耍坝子;第二,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风格不一样,歌不一样、舞不一样、玩的方式不一样;第三,从饮食到服务现代人都能接受。"水烧开了",为什么不让北京、上海的人来"下筷子"呢?可以好好整合。北京、上海、广州都想搞狂欢节,但就是搞不起来。康巴人天生很懂得休闲狂欢,为什么不搭建舞台,让外面的人来消费呢?做好能超过内蒙、新疆的那达慕大会。

 

    德格:康巴文化。最有价值的有三点:第一翻雀儿山;第二过草原,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第三是藏经院。沿着德格到白玉的金沙江畔走的过程中,脑子里浮现出三个东西:(1)电影《金沙江畔》;(2)昌都,文化层次高的人感兴趣的文化走廊,一路都有很多典故、故事;(3)横断山脉的感觉,在人文史和地理学上都很有价值。在甘孜段的游牧走廊、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吐蕃王朝、古羌人。这些过程当中的东西对高端游客是非同一般的。

 

    白玉:高原省城。有些遗憾,公路边的有些建筑是镶瓷砖面的,像公共厕所,需要稍加调整。甘孜应该发展特色小城市,找到他们的魂,高明的设计师怎么规划设计?各自有各自的风格,寻找差异化,形成众心捧月、百花齐放。这才会使游客流连忘返。

 

    从白玉到理塘一百多公里的森林是中国最好的,但也留下很多过去砍伐的遗迹。物种众多、溪流相伴。在里面走不觉得累,完全可以每十公里一个驿站,专供骑马观光,愿走愿留都可以,提供山珍野味。深处走可看溪流,看万山红遍。往外走是大氧吧,可以穿短裤、穿比基尼森林浴等。可以写森林交响曲、咏叹调。包括海螺沟也应恢复森林步道,给现代人一个"折腾"的地方。

 

    理塘:草原赛马会。一边是森林,一边是雪山,还有草原。海拔4500米的高原居然还有森林。草原赛马会可以做成狂欢节。六世达赖在诗中写道:洁白的仙鹤啊,借我一双翅膀,哪里也不去,只到理塘转一转就回来。

 

    过去以为云南的雪山不得了,现在在甘孜看到上百座雪山;云南把三江汇流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甘孜也应该梳理这种自然和人文奇观。从5000多米到几百米海拔的启承转换,这些"折腾"的体验都是千金难买的。甘孜有七大自然资源:雪山、冰川、湖泊、森林、草原、避暑、缺氧。人文资源美不胜收:康巴汉子、康巴狂欢节、碉楼小镇等等。

 

    康定:旧城改造。(1)避暑之城。与各地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成都到这里也就三小时。(2)瀑布河。全国绝无仅有,穿城而过有落差的洁白的瀑布河,可听水声、观水势、感水韵、看水形。身在其中不觉得,来的人都很感叹。应该请规划师好好设计,甚至河道局部抬高阶梯故意制造效果。桥梁一定是观赏桥。入城就有"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震撼。(3)养生之城。温泉的资源如此得天独厚,但没做起来。养生本来和避暑、休闲是结合的,又有温泉。用会议、会展拉动休闲旅游。(4)修旧如旧,不是旧城改造。打造中国有独特藏族特色又现代的城市,可借鉴卢森堡。

 

    海螺沟:冰川、休闲。名称需要考量,没有传递特质,实际到了后大出意料。

 

    需要调整的是:(1)目前基本是观光,是浅层次的消费。卖点:冰川、森林、湖泊、温泉。(2)休闲养生的温泉大有潜力可挖。以前我曾考察过日本箱根的皇家温泉:头披星月、池中唱呤、木盆渡酒,可谓极至享受。但在国内只有这里可以做。特点是:几种温度分几个池,可以边泡温泉边看茫茫森林、可以看雪山,有羚牛来喝水,四季可用。这样的稀缺资源要抓高端带低端,不能让上万人来糟蹋,要造成耳闻看不到,口碑相传,像"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做高端会议。

 

    海螺沟可做甘孜的龙头。整个甘孜一次定位,分级开发,集中有限资源打造"客厅",有了客厅,其辐射半径自然会让人们到理塘、巴塘。如果客厅都来不了,从北京、上海怎么到这些地方呢?海螺沟旅游面临的思考是:(1)旅游形态。海螺沟在整个甘孜扮演什么角色?其资源在整个中国扮演什么角色?资源怎么梳理盘存?(2)操作模式。就怕两个极端,要么政府插手过多,一管就死;要么企业自主权太大,乱砍乱伐,不受管束。管委会能不能扮演运营商的角色,既承政府管理之上,又启市场行为之下。然后,在策划、规划的基础上整合民间的开发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统一推广形象。

 

    泸定:红军文化,旧城改造。

 

    稻城:打通后门。打通与已经很成熟的丽江、中甸的通路,引丽江的游客资源来。开前门还要通后门,借势接力。

 

    甘孜的形象定位原则:不是阿坝,胜似阿坝;不是西藏,胜似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