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工作室微信二维码
王志纲工作室
微信号:wzggzswx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
智纲时空
玫瑰禅话
深圳战略中心 张昭华 2011/8/5

 佛教,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穿越2000多年的漫漫时空,历经了印度佛教中国化、中国佛教国际化的曲折征程。

  扫描21世纪的现状,工业化、信息化的高度发达伴随全球信仰的普遍缺失、人类环境与社会危机的此起彼伏。禅,作为本世纪最具生命力的宗教文化形态、危机解决之道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获得了再次腾飞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阶段下,佛教的中国化、禅的兴盛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工作室对禅的研究和策划非今一时,早在数年前,就成功策划了成都文殊院都市禅林项目、陕西法门寺项目等。近期,工作室又先后承接了西安青龙寺、黄梅五祖禅等几个有关佛教的策划项目,特别是在对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策划中,更是涉及到了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针对这些项目,工作室首席战略策划王志纲老师在深圳东方玫瑰花园,专门主持了一次沙龙,且称为“玫瑰禅话”。(图:湖北黄梅五祖寺)

  一、“禅”绵千载宗何在

  问世间禅为何物?

  禅最基本的含义是静坐默念。《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王志纲老师认为,禅宗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在中国开花结果、发扬光大,不能不说正是因为禅宗浸淫并汲取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缘故。禅讲究静虑,这和儒家“吾日三省吾身”有着微妙的联系,儒家学说的这个“省”和禅的静虑有着不约而同的一致性。修禅注重无为境界,这又与中国道家的“以无为求有为”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更为接近。中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三家思想都重“人”,三家的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如何生存处世这一人生根本问题。

  对禅宗研究颇深的著名作家熊召政居士言,几千年来,中国佛教一直在机心、佛心、道心这三条路上前进,一直走到了唐代,才出现既融汇中国儒道智慧,又吸纳印度佛教最妙不可言的一部分,创造了中国禅宗。

  从世界范围看,宗教在驾驭人灵魂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科学只是解决与物质相对接的问题,而不是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所以,宗教最终还是靠着对心灵的驾驭和救赎,继续在今天的社会中发挥巨大作用。也就是说科学再怎么发达,宗教也不会灭亡,因为宗教更接近于智慧,接近于不可捉摸的心灵。许多科学家研究到问题的极致可能就会转向宗教。他们认为科学研究找不到世界的尽头。正如牛顿对哈雷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一切工作只能是更好地证明上帝创造的世界。我是上帝的仆人,我们大家都应该崇拜和尊敬上帝。”

  从禅宗的角度说,之所在可以在中国盛行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佛教始于印度,盛于中国。自东汉永平求法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可谓衰盛相继,兴佛灭佛运动时有发生。但禅宗与中华文化的良好契合性,也使得禅宗得以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和发展。唐代诗人王维就是一个修禅讲禅之人,他的很多诗里面都有禅的意境。“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诗句里面都带有一种浓浓的禅意。

  所有科学都是入世之学,是追求物质上的东西,而禅却不是追求物质上的东西,它求得是一种与自然的均衡,达到一个生命最佳境界。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从某种意义上,一个人赤裸裸的来,最终还是赤裸裸的去,这是人间最本质的真相。但古往今来,对这个问题人们总是看不清、看不透,生活的很累很辛苦,其实到最后的结果就是那句偈语“本来无一物”之所意也。

  禅是让人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与本来的自然、平和相容。所以在当今物欲横流,城市病泛滥的大都市里,禅的这个市场是非常之大的。禅就像一条溪流,让人感觉这就是都市里面的田园,炎炎夏日中的一缕清风,必然会受到身处大都市人们的青睐。

  今天,包容开放的中国,使包括佛教在内的各种宗教兴盛发展。禅宗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得到更大范围的接受,也就在情理之中。



  资料链接:禅宗历史

  释迦摩尼在灵山会上,对著百万人天,默然不说一句话,只是轻轻地拿着一枝花,普遍地向大众环示一转,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寓意,只有大弟子摩诃迦叶,会心的展颜一笑,於是释迦便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迎叶。”这便是禅宗的开始,後来由迦叶尊者为印度禅宗的第一代祖师,阿难为第二代祖师,历代相传,到了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大师,正当中国南北朝时代印度佛教衰微,大师感觉冻土有大乘气象,所以便渡海东来。

  菩提达摩于六朝齐、梁间从印度渡海东来到洛阳弘扬禅法。因其禅法不为当时佛教界所认同,就到了入少林寺安心壁观,等待传人。后慧可、道育二人终得达摩禅法教导。慧可师从达摩6年,达摩祖师授以《楞伽经》4卷。慧可隐居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东北),传法于僧璨。僧璨受法后又隐于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太湖北),不出文记,秘不传法。唯有道信侍璨9年,得其衣法。后至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传法,尝劝道俗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可见其除依《楞伽经》外,还以《般若经》为依据。后住湖北黄梅双峰山30多年,主张“坐禅守一”,并传法于弘忍。其另一弟子法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传牛头禅。弘忍得法后即至双峰山东冯茂山(一作冯墓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其禅学为“东山法门”。其不出文记,口说玄理,默授与人的作风,开中国佛教特有的禅风,对后来禅宗发展影响甚大。著名弟子有神秀、慧能、惠安、智诜等。

  相传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并秘密传以衣钵,为禅宗六祖。慧能得法以后南归,隐居15年,继至曹溪宝林寺。后在韶关大梵寺传道,期间弟子有行思、怀让、神会、玄觉、慧忠、法海等40余人。法海集其言行为《六祖坛经》,这也成就了禅宗的南宗。神秀于弘忍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20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禅宗北宗。神会先后在南阳、洛阳大弘禅法,南宗遂成禅宗正统,慧能宗风独尊于天下。神秀北宗则门庭寂寞,传不数代即衰亡。民国时期最有名的虚云法师的传承之下,有一次把中国佛教的禅宗再一次发扬光大,恢复了庙宇,建立了海外的联系。民国后期禅宗又得到了一次重新发扬光大。

  二、禅入生活心如镜

  禅为心境,问明镜何以为台?王志纲老师表示,禅修是心灵的修炼和救赎,在物欲纵横的时代,更要守住一个颗不动的心,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或许难以做到心念无台,但是可以以禅入生活,做到心如明镜。摒弃心念浮躁,除却世事烦恼。

  禅宗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宗教禅到生活禅的跨越,也更大范围的实现了人们的心灵救赎。禅宗不讲究法器、不讲究打坐,一切的根本都是直指人心,让人的心境得以平和无我,从心灵上不受污染,保持空灵。正所谓政治救世、宗教救心;我心即佛,生活即禅。

  早在十年前,净慧法师在担任河北柏林禅寺方丈的时候,提出了“生活禅”的概念。净慧法师给生活的定义是:“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融入生活中,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我们为什么要推行生活禅,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融铸以后,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精神。”

  净慧法师用四句表达了生活禅的内涵: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人间佛教的落实。

  王志纲老师表示,禅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心念已致,就是吃饭、睡觉、工作、读书也是“禅”,也就是说他们心中无所求,任何环境都是出自于自然的情况而作的,那种安详和满足的心境,就是“禅”。 禅修讲究简单,讲究开悟思路,不像有些宗教讲究什么教义,经过什么仪式,禅宗没这么多的约束,讲究心境,讲究简单,讲究回归到本真。这样的一种形态符合了现代人的口味。

  王志纲老师认为,宗教最广泛的两大受众,一个是极贫者,一个是极富者。极贫者是寻求某种意念上的帮助,极富者是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安慰。禅宗可以将这些极贫或者极富者都影响到。就像原始社会的人类很蒙昧很苦难,为了消除苦难就通过宗教的力量来稀释自己肉体的痛苦,来寄希望于明天。而到了科学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普遍提升的今天,禅修和宗教更像是一种“吃饱了撑的”的产物。

  熊召政居士言,佛教的力量不在于能否造出原子弹,而在于培养人的心灵。大智慧就是无为而治,就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一个有宗教情感的人,你接触他就会产生欢喜心;一个有宗教情感的地区,连商人投资都会多一些;一个有宗教情感的国家,也会成为宁静祥和的人间乐土。

  三、禅无际涯我是舟

  王志纲老师表示,修禅和别的宗教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它不需要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无国界,无边界,无人种之别,无今古之分。无论是在东方繁华都市上海,还是在非洲肯尼亚荒原,都一样是修禅的理想所在。这也是禅修能够在当前得到更大范围普及的原因之一。(图:老祖寺年轻住持介绍佛家故事)

  星云大师的佛光山,在美国、澳洲都有开设,不仅吸引了当地的华人朝拜禅修,还让许多外国人成为信徒。这些社会现象说明禅是不分国界、不分身份识别的。最近,王志纲老师专门到非洲进行了一次越洋禅修。有的人可能要问,非洲与禅修有什么关系。既然禅修本身就讲究自然、讲究本真、讲究回归,那么去到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处有人存在的原生态之地谈禅修行,也就很好理解了。

  因为人自懂事以后,始终就为生活而忙忙碌碌,身心都被这些外来的人事束缚得紧紧的,造成自己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忙到身不由已。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有一种没有形式束缚、不受地点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出现的话,那么人们肯定更愿意接受。

  所谓禅无际涯我是舟。一个懂得抓住“禅”之精神的人,每天都很愉快,没有烦恼,而且不做作,待人很诚恳,当然别人都喜欢和你做朋友。凡是经过禅修以后,对自己有了悟性,经过开悟之后,会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尽自己的本份,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事。在禅的海洋里自己既是海,也是舟。

  当今中国几乎成了全球最大的暴发户所在地。许多人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可谓不择手段,但到了一定程度又感到内心不安,需要一种心灵的救赎。回到禅宗上说,这又给一些有此情节的“两面人”一种自我救赎的机会。但他们不能因滴水而开化,也不会因一叶而顿悟,在这种情况下,把禅修融入生活,融入心灵、融入行为,寄希望于在生活中得到心理的救赎或者安慰,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才会显得潇洒自如、坦荡自在,这就使得这些人或更多人走上一条禅修之路。

  四、禅外之物价无穷

  王志纲老师认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在中国进入“吃饱了撑的”的时代,什么东西都在做品牌升级,人们也追求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质变过程中,禅作为一种独特元素往往成了创造奢侈品的添加剂。他举例说,一个农民卖的茶就是5块钱,但是如果一沾上禅茶的边,就要翻上100倍。一个东西如果里面带着一种意境、一种哲学,这样商业价值就大了。比如说5000块钱一平米的房地产,为什么可以卖到50000元,因为是禅院,这里有曲尽通幽处,禅房草木深;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意境,是把禅的那种意境装到了产品中去。禅院、禅茶、菩提宾舍、斋饭,这样的“禅”外之物就价值无穷了,当然也为地方旅游和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

  这种东西谁愿意化大价钱购买?当然不是贩夫走卒,一定是那些“士大夫”,所谓达到“吃饱了撑的”的生活状态的人愿意买。通过禅这个转化器,唤起了一些人内心的沉淀和激素,他们愿意在这种氛围中得到身心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以禅做出的旅游产品也好,其他产品也罢价值就极大。那些非富即贵的人们趋之若鹜的选择禅修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有些人已经事业成功,或许曾经他们为了赚钱夺利不择手段,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又心无所依;有些人每天都在吃喝玩乐,但吃喝玩乐也有够时候,禅修本身作为当今社会一项时尚、甚至高端的活动,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越来越多非富即贵人士的追捧和青睐。

  同时,禅也是现代服务业走向高端的一个通行证。王老师介绍说,在美国好莱坞到处是高端奢侈品店,其中有一个中国式的奢侈品店一进去就是禅意浓浓,里面的商品昂贵之极。但那些好莱坞明星还是不惜高价,争相购买。因为他们充满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或者向往。

  王志纲老师认为,现在佛教对商业的影响已经普遍存在。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在此之上,禅修产生了巨大商机,如果发展的好,会从更高层面解决产业转型和扩大内需的问题。可以说,禅修之外的辐射品在未来将会有着巨大市场。

  从另外一个角度,禅修总比一些暴发户吃喝玩乐将大把的金钱和时间花在一些不好的事情上好。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人一味地在追求财富,钱多了以后生活腐化,却忘记了中国传统道义,禅修也会让这些人实现本性的回归。(图:五祖寺客堂,与五祖寺方丈见忍座谈)

  物欲横流之际,灵魂蒙昧之时,心灵迷茫之秋,禅修盛行之机也。“禅”是一种智慧,是人生的指南;“禅”是一种境界,是人生的开悟。禅来了,这不仅中国宗教发展的一种现实表现,未来更是人们休闲体验的一种高端生活方式。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掀起一场禅修热潮。